名家手笔

亚洲撙节药方变毒药

Tan KW
Publish date: Mon, 10 Aug 2015, 09:52 PM

 2015-08-10 11:19 

亚洲的债务宿醉就快转为偏头痛,这都要归咎撙节药方变成毒药。

亚太12大经济体的企业与家庭目前债务规模约是合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8%,高于2007年的147%。

换句话说,民间债务负担自金融危机来已增加2.5个月的年度产值。

这个比率还会提高,因为GDP增速比债务慢。高债务不利GDP增长,因为负债沉重的消费者会暂缓支出,制造商则暂缓投资,这对整体经济是场灾难。

这种“节俭矛盾”会减少每个人的所得,甚至更难偿债。

政府通常可利用预算赤字的方式予以协助。积极财政措施所提供的额外资金,可减缓或逆转债务增加和成长减缓所带来的痛苦循环。

但亚洲各国政府不愿解除财政紧缩,他们知道愈多赤字支出带给希腊的麻烦,就愈是小心翼翼。

然而政府进一步去杠杆化可能拖累亚洲GDP成长与通胀减缓,使经济陷入债务牢笼。

不良贷款可能迫使银行限制新的借贷,导致成长锐减。

为突破这种恶性循环,摩根史丹利的经济学家建议以提供消费者减税与退税的方式进行财政刺激,然而这些政府不太可能言听计从。

中国的财政扩张正受到地方政府财政烂帐的阻碍。印尼与泰国发现要扩大公共支出有困难。

韩国的高龄化社会使当局节俭至上,就连韩国的民间消费也受过高的家庭债务拖累。

印度财政弹药用罄,正指望新课征的货物与服务税补充国库。

愈来愈多亚洲借债人需要政府援手。毕竟,他们因中国之前急剧扩张与原物料需求而大举借债,也因已开发国家的央行大肆印钞宽松资金。

他们期盼中国以信用带动的成长将持续为每个人带来强劲所得成长,而且预期西方的印钞将让全球利率维持在低档。

房贷贷款人认为低利率会让房地产成为一项绝佳投资,而每个人都押注美元会长期走弱。

债务宿醉成疾

但这些押注全错了。通缩寒意让亚洲债务宿醉成疾,亚洲企业以抑制薪酬因应减缓的营收成长。

民间的资金流动被紧缩,因为经通胀因素调整的借贷成本开始上扬。

各国政府是该停止单靠货币政策的魔力,而且应提高财政支出,进一步撙节可能严重有害经济健康。

 
安迪穆克尔吉 路透专栏

http://www.nanyang.com/node/716714?tid=743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0 of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