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首都南部一帶的發展還相當緩慢,遠不及衛星城市如八打靈再也的發展,不過綠野仙蹤的崛起頓時成為“市場佳話”,也讓我們開始瞭解有這麼一名華商丹斯里李金友。
他的代表作“綠野王國”靠的不全然是運氣,從8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崛起,以大膽及創意立足國內的企業界,“綠野”這個名詞更讓國人看到了本地華商的那一份魄力及果敢,彩繪了90年代輝煌的一頁。
然而,在綠野集團(CHHB,5738,主板產業組)上市後的短短3年光景,令人心驚膽顫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肆虐,迅速令國內產業市場由高峰跌入谷底,自此綠野的聲勢也變得大不如前,像座沉睡的火山,而最近該公司旗下的種植計劃終止,更將聲勢再度往下力壓。
本期《經營之道》以綠野集團為主題,將這30年的前後變化擺上台面,走過的高高低低化為文字,近年來“按兵不動”的綠野這個品牌,能否“歷久不衰”及再度綻放光芒,值得追尋。
從礦湖到旅遊景點
一片荒蕪橡膠園開發成高尚住宅區;一片森林蛻變成讓人流連忘返的高原旅遊度假村;一個被人遺忘的錫礦湖搖身一變成了國際性旅遊景點。
在掛牌的短短10年間,綠野已取得很多產業發展公司夢寐以求的成就,將一塊毫不起眼的地段,打造佔地400公頃的綠野度假城,從商場、酒店、商業中心,到會展中心、高爾夫球場及水上園,一座又一座的建築物拔地而起,並成為吉隆坡市郊的重要地標。
其他的發展計劃還包括國內首個工業園“巴生高科技工業園”、砂拉越花園勝地“婆羅洲高原”、結合教育及家園概念的森美蘭州“學府山莊”,一直延伸至海外的南非“Pecanwood度假村及住宅計劃”,都是在李金友的努力下而打造出來的。
該公司的核心業務包括休閒、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從綠野仙蹤、金馬皇宮酒店,到綠野購物廣場都是赫赫有名的地標,相信沒有多少人會不懂,一切得從80年代談起。
80年代中期,宏觀經濟從谷底爬起,綠野在雪州加影買了一塊膠園地,打造成國內首個具有鄉野式的居住環境,獲得市場的熱烈迴響。
儘管1987年國內經濟不景氣,產業市場低迷之際,不過綠野集團創辦人兼副主席李金友卻毅然選擇了產業市場,作為他“更上一層樓”的基石,並擴展至工業園發展計劃。當時41歲的他更開創綠野山莊,猶如大馬的“Beverly Hills”,以致被喻為國內最具創意的發展商之一。
綠野是國內首家推出“綠野生活”概念的產業公司,並孕育了“綠野仙蹤”發展計劃,進而打響了公司的聲譽,並成為業務標誌。
綠野——產業市場“明珠”
來到90年代牛市場時期,該公司的前景更是備受看好,甚至有分析員曾這樣說:“即使房市放緩,該公司仍可取得20%成長。”可見當時的綠野可算是產業市場中的一顆“明珠”。
綠野的產業計劃以高檔市場為主,砂拉越婆羅洲山莊、森美蘭巴音學府山莊、吉打州學府山莊都相當著名,不過在大市下跌時,卻面對較大的風險。
當時該公司也積極將觸角延伸至海外市場,曾參與毛里求斯廉價屋、非洲綠野仙蹤綜合性產業發展及中國南京長江第二大橋計劃等。
國內方面,該公司斥資超過2億6千萬令吉承建金馬皇宮酒店,僅花了短短的22個月即於1997年10月落成,成為綠野度假城的一部份。該酒店坐落在湖畔旁,外形呈馬來傳統建築之摩爾式設計風格,有如童話中天方夜譚的宮殿。
隨後綠野推介水上綠野休閒城,耗資10億令吉,成為吉隆坡南部“產業明星”,並實現了所謂的“夢想計劃”,當中包含酒店、購物商場、高爾夫球俱樂部及公寓等,總面積達946英畝。
無懼金融風暴
危機中尋商機
1997年7月,金融風暴開始來襲,狂烈拍打企業家的門口,具代表性的綠野度假城(Mines Resort)於同年落成,形成強烈對比。
從那時起,綠野的產業發展步伐也開始放緩,財報表現低於市場預期。金融風暴席捲時,有人揣測李金友已失去靠山,企業王國開始受到動搖,而且更有傳言指他瀕臨破產邊緣,負債累累,但他都沒有加以解釋。
赴台取經
引進資金
無論如何,一場亞洲金融風暴,致使國內產業領域萎縮,股市崩盤及馬幣劇貶,從事休閒、旅遊、娛樂及購物商場業務的綠野難免受到衝擊,但李金友卻毫不退縮及畏懼,反而積極在危機中尋找商機,包括到台灣“取經”,期望引入更多資金。
在風暴肆虐期間,各種不利於李金友的謠言不絕於耳,主要指該公司受股市拖累而面對財務問題、銷售成績趨軟,甚至被迫變賣金馬皇宮酒店。
不過,李金友都一一駁斥了這種“攻擊性”的言論,並認為只要金融危機煙霾一過,一切就會復甦了,並淡定地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998年初,國內產業市場幾乎全線崩潰,除了消費情緒低迷及馬幣大幅貶值,更重要是當時國家銀行採取嚴謹的緊縮政策,產業市場自然深受其害。
可是,他始終“不認輸、不低頭、不屈服”,不斷在萎靡的市道中尋找一絲希望,為公司尋覓資金及為海外陷入停頓的發展計劃重新催生,如邀來台灣中華映像管(Chung Hwa Picture Tube)入股綠野,成為第二大股東。他積極奔走,讓綠野的英國及南非的2項大型投資得以延續,而停工了4個多月的砂拉越婆羅洲山莊也迅速復工。
在金融風暴期間,許多商家都大幅縮減廣告開銷,唯獨綠野“反常態”不惜下重本強勢宣傳,而且倫敦展覽館計劃更是風暴期間敲定的計劃,在停工超過10年後才“死灰復然”,進而讓該公司的名氣傳開至歐洲市場。
同時,該公司的高檔產業計劃仍成功攫取市場的熱烈反應,渡過產業市場的低潮期。1999年更涉足博彩業提昇收入來源,以倫敦國際戰展開控股股權,換取泛馬彩券(Pan Malaysia Sweeps)的股權,交易值達3億令吉。
不過,大馬評估機構(RAM)於1998年5月下調綠野的債券評級,主要基於其基本面因素惡化,經濟危機更導致該公司的資產脫售計劃遭擱置,並影響了高檔產業的銷售額。
股票換產業渡困境
當時債務激增將該公司推向下坡,資產脫售傳言即刻亂竄,包括金馬皇宮酒店及綠野仙蹤,員工之間也人心惶惶,李金友每天不僅得忙於公司事務,還得面對員工的疑問及忙於解釋。
為了應對困境,該公司曾提出創意的“股票換產業”計劃,市民獲準以手中的股票來購買旗下產業單位,以解決市場資金短缺及高檔產業難以獲得貸款的難題,並期望能安然渡過嚴冬。
有關計劃以股票取代現款,該公司獲得的股票也比產業更容易套現,藉此改善現金流狀況。當中主要以在馬股掛牌的藍籌股來換取該公司推出的產業單位,“窮則通,通則變”儼然成為他的經營方式。
隨後綠野更推出“免銀行、免利息及無壓力”的產業投資策略,最終獲得市場的不俗反應,連外資也深感興趣。
綠野也曾大規模涉足服務業,先以旅遊保健業帶頭衝刺,並由銀髮族計劃等業務相輔。
重整聲勢
斥32億打造保健城
為了重振綠野聲勢,綠野配合國家經濟轉型計劃,斥資32億令吉在接下來的10年內,將綠野休閒城轉變為綠野休閒保健城,矢要放手一搏,挽回顏面。
李金友不諱言,公司要重整旗鼓並不是項簡單的任務,因為自遭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蹂躪後,公司欠下龐大債務,至今已攤還超過5億令吉。
“若非要償還這大筆債務,公司業務成長幅度會更為快速。”
無論如何,他說,有些事情急也急不來,公司須打穩基礎後才能再度“起飛”。
他深信作為國內具知名度的發展商,綠野遲早會獲得市場的青睞,並向實達集團(SPSETIA,8664,主板產業組)看齊,期望有朝一日也能創造龐大市值。
“除了商業利益,我們也以誠信度掛帥,將正確的人文及思維融入品牌價值中。”
滿意女兒領導
“半隱退”的李金友對千金李靜雯的領導感到滿意,並指團隊方向正確促使公司品牌備受肯定。
“年輕人應獲更多機會,持續領導公司邁向前並取得更大進步空間。”
綠野正啟動的綜合醫療及健康的度假村,佔地1千英畝,將打造成一個集現代及輔助醫藥的一站式保健中心。
他說,公司致力於將全球各地優質的醫療服務引入保健度假村,確保營運能永續經營。
“保健業務有別於其他屬於週期性的領域發展,隨著人們的保健康意識逐漸提昇,相信此業務可攫取更大的成長契機。”
該公司曾提出各項重組建議,包括雄心勃勃欲將產業發展臂膀掛牌,放眼減債及籌措逾3億令吉,惟分拆上市計劃最終卻遭證券監督委員會駁回,引起市場的強烈沽售,導致股價創下歷史新低紀錄。
隨後提出設立產業投資信托(REITs)計劃,但最終卻不了了之,因此究竟能否突破重圍,極力向上游,則仍有待觀察。
被逼售綠野水上購物廣場還債
現實始終是殘酷的,長期累積的債務,導致綠野於2007年不得不以4億3千萬令吉,脫售綠野水上購物廣場給嘉德置地(Capita Land),以套現還債。
1997年該公司處於頂峰,股價上探至15令吉以上水平,比1994年剛掛牌時的1令吉50仙發售足足翻了9倍之多,而在風暴前的產業高峰期,該公司於1996及1997年期間取得1億1千500萬令吉稅前盈利,表現極為亮眼。
金馬皇宮酒店曾差點遭充公
由於經濟不景氣,綠野的旅遊及休閒相關業務陷入困局,卻從2001年起首次蒙虧,全年淨虧7千450萬8千令吉,2002年淨虧損更擴大至1億4千316萬8千令吉,直到2003年才轉虧為盈,錄得1千169萬5千令吉淨利。
該公司曾爆發一場風波,主要是因為無法贖回總值2億令吉債券,差點拖累金馬皇宮酒店遭充公,隨後陸續脫售非核心資產減債,並專注在核心業務的發展。
首季盈利激增13倍
該公司2006年又陷入虧損窘境,淨虧3千268萬9千令吉,隔年才轉虧為盈,而2012財政年全年淨利則小起3.78%至2千454萬3千令吉。
最新2013財政年首季則激增13倍至1千893萬1千令吉,受惠於產業領域表現出色。
90年代的綠野曾派發10%以上股息,但如今卻已多年無派息記錄了,引頸長盼的投資者不知還要多等幾久呢。
雖然李金友強調公司已告別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陰霾,業務基本面及資產負債表已大獲改善,不過在股東大會上,小股東仍按耐不住,對股價毫無起色而感到擔憂。
小股東從李金友口中得到的答案是:“大股東一直都在增持股權,超過50%,證明我們對公司的業務前景深具信心。”
綠野股價遭大幅低估,過去10年都在淨資產水平以下交易,不斷令私有化消息重燃。目前該股約為1令吉,相比每股資產為2令吉74仙。
吸取教訓
短期不推出種植計劃
沉寂了逾10年的綠野,於2006年欲借助推出“綠野種植者計劃”重新吸引市場的目光,且是國內首創之舉,可是最近卻宣告失敗了。
李金友坦言:“這事件給了我一個教訓,我們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終止,短期內不會再考慮推出此類計劃。”
此計劃主要讓投資者直接持有油棕園股權,依據當時的棕油價計算回酬。投資者最低僅需5千令吉,即可當個油棕園的小園主,與產托頗為相似,投資期限為23年,承諾首3年可捎來高達8%回酬,隨後則根據市價而定。
這項投資在吉蘭丹話望生佔地逾4千公頃的計劃,在經營逾5年後,去年杪突然傳來此種植計劃遭終止的消息,震驚市場,投資者對該公司的決定感到萬分不解。
李金友表示,計劃之所以被終止是因為面對產量不足問題,加上未能如承諾般提供保證回酬。然而,他的這番解釋,卻留下了重重“疑團”,特別是當前的棕油價仍處於有利可圖水平。
無論如何,他說:“最初我們買下話望生種植地前,土壤研究結果顯示擁有良好的發展潛力,但最終結果事與願違。”
雖然在種植業者大會舉行前,投資者紛紛起哄宣泄不滿,然而在李金友書面承諾填補全額本金後,終止計劃動議才獲投資者投票贊成通過,劃下了句點。
堅持營運理念
無論如何,他還是堅持營運理念,即使身處經濟危機,也應樂觀面對並嘗試從中尋求契機。
“商場跟生命過程一樣,同樣有起伏,無論是高或低,我們都須勇於面對。當然,在低潮期,我會要求員工與管理層保持合作,確保穩住員工的飯碗。”
結語:
勞碌了大半輩子的李金友,如今已逐步退位,而隨著其千金李靜雯加入綠野並接任首席執行員職位後,繼承父業的重大責任就在她的肩膀上。
自小接受父親薰陶的李靜雯,能否接過管理權後開創另一片天地,並引領綠野再創高峰,更是未來營運之路的關鍵所在,下一個“綠野王國”有待發掘。
李金友小檔案
●現年56歲的李金友出身微寒,自幼喪父,但憑著自己的努力打拼,在40歲前即躋身億萬富豪的行列,成為一名地位顯赫的華商。 ●他是純受華文教育的華校生,17歲畢業後即從柔佛來到吉隆坡打天下。最初他只當一名學徒,之後跑去當出版社翻譯員、推銷員,也賣過中藥及古董,並成為首位將電動門引進國內市場的商人。 ●23歲那年,李金友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經過一輪的深思,最終在30歲那年勇闖產業發展市場,即使當時產業領域處於低迷狀態,他也毅然放手一搏,開創另一片春天。 ●值得一提的是,他有深厚的中華文化根基,並熱愛中華文化,這份特質在國內華商身上確實少有的。 ●李金友於1984年5月正式創辦綠野集團(前稱Kurniata及Mojilee公司),並於1994年2月18日正式在馬股掛牌,擔任了24年的董事經理後,於2008年卸任,轉而擔任副主席。 |
Peter Chen
李金友千金李静雯 出任绿野集团首席执行员
http://aseantradinglink.blogspot.com/2013/07/second-daughter-of-lee-kim-yew.html
2013-07-29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