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Articles to Share

[转贴] 先别说一百万,如何赚得第一个 10 万- 草根一名

Tan KW
Publish date: Thu, 24 Mar 2016, 02:39 PM
Tan KW
0 509,841
Good.

我的年纪三张多了,记得我的第一个 10 万是在 28 岁时存得的,
那时我已经在英国工作了 3 年,平时的生活,
只需要省吃节用,用 3 年的时间存个 10 万根本不是难事,
所以我就在这里,分享一些我所认识到的朋友,如何靠俭省,
存到第一个 100 千。

我近这几年都是从事房屋销售的工作,
从工作上认识了很多的专业人士,律师、会计师、工程师、
公司秘书、查帐员、经理、助理经理等等。

后来也渐渐接触各阶层人士,比如一些经商的朋友,承包商、
五金商、代理商、批发商等等。

大部分属于前者的朋友,在能力容许的范围内,
都会比较喜欢驾名车、租住 PJ、Bangsar 等所谓高级住宅区内,
况且平时出手异常大方,时常高级餐厅出入、请客,从头到脚,
衣服、手提袋、手表,几乎一身名牌。
对前者来说,外在的财富比一切来得重要,
根据我观察所得,他们的固定月入从数千到 10 千出都有。

但是对后者来说,门面功夫比较不重要。
财富才是最实际的东西。他们可以住在蕉赖的双层排物,
住在文良港,却是地形 24x100 的大屋。住在安邦新村周围,
却是大洋房。他们的收入我从不知道,
因为做生意的人很避忌讨论自己的财富,除了是大炮仙的那种。

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告诉我,由于工作的关系,
她必须时常检查某某人在银行的定期、储蓄存款有多少。
从经验得知,往往是那种高收入的银行总存款不多,
大概几十千到顶多一百几十千,而且声音最大也是他们,
自以为英文很棒,最爱投诉这个那个的也是这群人。
反而是做生意的那种,单单定期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也许随便一个二手承包商,
一年存的比一般"高收入工作者"一辈子存的还要多。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情。假如不懂得俭省,
一味要冲大头鬼,单是考收入,即使赚得再多,
要存到第一个 100 千也不容易,
也许一辈子,他们都属于"中下财富"的"高阶层人士"。

---------------------------------------------------------

 

口袋有钱,能够低调处理是好事。这么做,不单只可以能够提防盗贼在外虎视眈眈,
而且也不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压力。

因此,真正有钱的人不稀罕其他人知道他口袋里有多少现钞。
做生意人节税有道,难道还希望其他人包括政府不断打他主意吗?

大部分爱炫耀自己财富的人,都是那些有一点能力赚钱,
却不是非常富有的人,打肿脸皮充胖子。
有能力月供一部外国车,却没能力负担车子维修。
有能力住高级住宅区,却为屋顶漏水的问题烦恼不已。
有能力请女佣,却没能力担当年迈父母的医药费。
有能力买名牌衣物,却负担不了每月的信用卡欠账。
这种问题,屡见不鲜,见怪不怪。

某天我和太太在 KLCC 进了一间空间小但人潮多,
桌位摆设有点拥挤的餐厅吃顿午餐,因为听说这里的东西好吃。
我们穿着比较随便,如果对方骨子里傲气比较深,
很容易让其他们看着我们俩并对自己产生优越感。
隔壁桌右边的一对上班男女一身名牌、打扮非常高贵。
左边一桌看得出是刚毕业没多久,打扮也很时髦的另一对年轻人。

我没心偷听别人的谈话,但是也许空间实在太小,
也许这对上班男女故意抬高声量让周围的人听见,
所以我对于他们买卖股票的认知程度就大概知道。

如果说我对股票的了解只有小学二年级程度,那大概他们对股票的了解顶多是幼稚圆水准。
女的不断说自己最近损失了多少赚钱良机,然后问男的,
今天要买 xx 股多少 lot,男的看样子像是信心满满的,
滔滔不绝地搬出一大堆股票专有词,不知道是否意图让女的倾心仰慕。

他们对股票的认识,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说话的时候让自己的头抬得很高,
好像有风在旁轻抚他们的脸蛋,有云托着他们的身躯往上驱。

另一桌,左边的一对年轻人则不断比较那里东西比较好吃,
几乎被提及的都是名餐厅。如数家珍般,说得天花乱坠。
我在想,如果他们不是老豆有点水,就是他们自己压跟儿不懂得珍惜财富。

如果,任何人可以无缘由一天买卖几十 lot 价值 10 元以上的股票,
又或者无时无刻光顾消费额轻易上百的餐厅,那大概这些人,没有迫切需要每天朝九晚五地,
呆在面积不超过 2 平方公尺的办公桌,为了避开那烦人的公路堵塞,比清晨打气功的阿嫲起得还早,
不然就得面对1、2 小时的蚂蚁爬行,工作时间过了还得加班赶工或和为了赢取老板欢心,
和同事比拼斗谁迟回家,过后还得摸黑赶路,带着疲劳的身躯沿途回家,
明天继续上班以领取那微薄的数千令吉薪酬。

每天中午能够上高价餐厅,回家就必须挨快熟面或经济饭。
能够每晚吃越南餐、日本餐,中午就必须找个理由,
说减肥然后啃个面包算了。

晚上爱蒲酒吧、唱卡拉、跳舞厅的上班族,肯定不舍得在里面解决温饱问题,
老天爷,一瓶酒的标价同等我两天工作白做,谁要付?
所以必须半夜在外头找小吃。

半夜穿得这么艳丽漂亮,却必须躲在摸黑的五脚基,
忍受不断扑面而来的油烟,口里仍逞强说,
这里老鼠份啊,福建面还是牛肉面非常出名好吃。

很抱歉,你知道,我知道,那些档口的老版伙计当然也知道怎么一回事。
这就是打工一族的悲哀。无论多爱现,没有用,都逃不过社会对你的审判。

说了这么多,无非想表示一点。做人低调永远比高调来得好,
尤其是谈及财富这码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和一个架 kelisa 、满脸污秽、满口粗话、声音像雷公的先生谈天。
后来才知道他拥有财富,单是产业总值过数百万。
另一个穿着破洞背心、脚踏旧脱鞋的老先生,
后来朋友告知原来他做不小生意,银行里有过百万的定期存款。
人不可貌相。原来低调可以做到这么低。

我不知道,究竟是否他们行为谦虚,所以才能累积财富,
还是有了财富,才学会做人低调。总之,谦虚低调不要充,
比一般人容易通往财富之路,这是确定的事实。

无论如何,做人谦虚只是其中一个行为,
最多算是一种制造财富的工具,它毕竟不是一种方法。
让财富增值的方法何止千百种,但是总离不开这几个简单道理。
累积财富,再让它增值。

但是靠储蓄不能让人发达。反过来说,若要让财富增值,
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才会事半功倍。

100k 是通往财富自由的第一步,只要有心,一步一脚印,
管他用几个月还是几年,慢慢累积,一定可以达到。

小第并非有钱人,离财务自由之路尚远,
以上只是一些小经验和大家分享,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有人可以从中领悟一些道理比我知道的更多更深。

 

 

http://www.investalks.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extra=page%3D1

Discussions
16 people like this. Showing 9 of 9 comments

JN88

行为谦虚,所以才能累积财富,谦虚不是一种行为,它是你累计财富的一个要点。我比较喜欢把谦虚做为个人的一种品德,往日成为个人文化的一部分。

2016-03-24 15:21

contemplator

Rich people are rich because they are frugal. Well written article!

2016-03-24 17:12

market

高级打工仔收入比较固定没什么希望再累积财富所有花钱囖、做生意因为贪想要赚跟多所以必须节俭。一般打工仔大概每月只能存5-10%的月收入。做生意的能存90%-95%的月收入。因为打工仔会觉得收入稳定反而做生意常常觉得不安、不知道明天生意还有吗。这是很科学的。这是我从打工仔到做生意的感想。

2016-03-24 18:13

Ricky Kiat

good sharing...thumb up

2016-03-24 20:22

Ahbeng Beng

笔者不解释对方怎么不了解股市,而是看态度来决定对方的等级,看来真的只是小学程度;好吃的打工族可能也散尽家财来吃山珍海味,却被笔者肤浅的认为全是靠爹族。隔壁桌的可能都只是家常闲聊,却被自卑的笔者认为别有用意的炫耀...就因为自己穿着普通,就无时无刻的认为别人不经意的眼神是别有用心,害怕被别人看不起,看得出笔者极度的不安全感,可悲。别忘了,在马来西亚,再高档的餐厅,永远都有人穿到烂烂,已经是习惯。。。这里不比中国或香港那么势利。

马来西亚的炫耀是拿房,拿车,拿随身物事来炫,不是拿股市拿餐馆来炫,因为对普通马来西亚人来说,听不出是在炫耀。

2016-03-24 22:34

U Tang Tang

底收入高消费=慢性毒药 高收入底消费=生活没烦恼
人需要很少,如空气,水和食物。
但想要的是天马行空,得到了国产车就要德国车。
娶了老婆就想要小3。。。。

2016-03-24 22:34

tkh1818

Ahbeng Beng 说的不错。是深一层的见解。

2016-03-24 22:43

CHONG Kong Hui

批评别人,是很多人的本能。

人各有志,只要不妨碍别人,不害人,他们有他们(如何消费)的自由。

看起来,作者只是拿出‘事实’来讲,并非在批评低‘收入高消费群’或‘高收入高消费群’。

2016-03-25 09:28

lyo82

Being rich or poor, everyone has the freedom to live the way he/she wants to. As long as you don't hurt or affect people around you. Simple as that.

2016-03-26 00:30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