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2018-03-23 滚一个雪球 雪球
每晚雪球菌给您离真相更近的剖析
如果不是矛盾的激化,美国是不会走到选择贸易战这样比较极端的道路的,而这个矛盾来源于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的长期贸易不平衡。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6年,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2659.6亿美元、2309.6亿美元、1157.8亿美元和632.6亿美元;自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的进口额分别为4628.1亿美元、2941.5亿美元、2780.7亿美元和1322.0亿美元;美国的前四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日本、德国和墨西哥,2016年逆差额分别为3470.4亿美元、689.4亿美元、648.7亿美元和631.9亿美元。而到了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对美出口2.91万亿元,自美进口1.04万亿元,对美贸易顺差1.87万亿元,扩大13%。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特朗普,会有何感想?特别是当这个对象还是你的潜在主要战略对手时,这种紧迫感和必要感与日俱增,而特朗普又是美国传统政治圈之外的独特存在,商人出身的他对利益的看重不是政客们可以比较的。
中国在结束了人口红利之后,将面临另一个红利时代的结束,那就是贸易红利。在WTO规则体系之下,中国充分享受了全球化贸易带来的好处,用“世界工厂”的身份赚取了足够多的利润,虽然含金量不那么高,但是总量堪称巨大。而在全球化初期,由于欧美发达国家掌握着产业链高端部分,通过获得超额利润来支撑对中低端产业链支出的覆盖,真正处于双赢的阶段。而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我们不光满足于低端制造业的定位,不断往产业链上游渗透,对欧美高端产业链进行持续的竞争和替代,使得制造业空心化的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赤字不断上升,其中又以消费大国美国为甚。
因此,本质上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实质需求,是要重构世界经济结构,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制造与消费关系,因为如果再不改变,美国的发展将走向必然的衰落,直到被中国取代全球霸主的地位。
那么,美国具体想如何改变这种格局呢?
通过特朗普的施政方针看,主要就是通过减税、增加关税、加息和基建这四大策略来实现,因此这是一套组合拳,是在他上台的那一天起就确定了的,不是走一步想一步的随意性政策。
减税,是第一步非常重要的战略,通过这个政策,将吸引大量分布在海外的资本和产业回流美国,这其中以美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为主,因为他们是美国企业,只要利益上相差不是很大,都是愿意回到美国的。——这属于胡萝卜。
增加关税,特别是一些对人力成本要求不那么高的制造业和以美国市场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企业,对他们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海外廉价劳动力获得的成本优势将被新增关税完全吞噬,逼迫这两类企业到美国直接投资建厂生产,一方面增加就业,另一方面将一部分制造环节的利润留在美国本土。——这属于大棒。
加息,主要是为了配合前两个政策,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我们看到美国的就业是非常充分的,加上制造业逐步回流和经济持续增长,通胀的风险确实存在,因此加息周期会有所加快。
基建,主要也是为了配合制造业回流和增加就业,虽然美国非常希望制造业回流,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和产业链配套不完备,有些行业即使企业想来美国投资也是不具备条件的,所以大规模基建的开展是必要的,但是这个规模和进度,取决于美国经济和税收政策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通过这一整套组合拳,美国希望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分回一部分的制造业利润,以弥补在消费端的缺口,大幅度减少贸易赤字,同时也在中国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叫板美国之前,对中国进行实质性的压制。我们看到此次关税制裁的对象很多还是中国未来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覆盖的行业,因为中国在这些行业即将掌握的是世界顶尖技术水平,而美国这个消费大国市场是帮助我们这些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动力,现在关上贸易大门,也是想延缓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前进脚步,再加上知识产权的严格管控和技术领域的投资并购,进一步阻止中国战略产业的发展。
那么作为对手方,中国该如何应对?
我觉得,作为这十多年来全球化经济最大的受益者,中国作出一定的让步应该是合理的,独赢的模式注定有走到头的那一天。但是我们也不能任人宰割,将多年的积累拱手让人,尽力避免成为第二个日本。
首先,我们有足够的资本与美国扳手腕,一方面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13亿人口带来的庞大内需市场是我们今后的最大资本,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已超六成,而各行业产业链完备,基本上可以做到自我需求的满足,不像日本韩国德国这样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国家,他们是很难与美国讨价还价的。其次,中国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不再是中低端制造业的代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本月21日公布了2017年全球企业等申请注册国际专利的统计数据。从各个国家的申请数量来看,美国占据了首位,为56624项。中国较上年增加13.4%至48882项,超过日本的48208项升至第二位,并且有望在三年内超越美国。所以,美国现在即使对中国进行更严格的技术封闭,也很难阻挡中国的创新发展。
中国虽然已经失去了人口红利,并即将失去贸易红利,但是正进入“工程师红利”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美“贸易战”没有实质性爆发的必要,因为双方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中国可以考虑作出一些让步,但是让步的形式不是直接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是可以通过加大对美制造业的转移投资,将一些占出口美国比例较大的行业分一部分到美国本土进行生产销售,当然这其中很多都不是中国公司,而是日本韩国企业,中国牺牲的主要是中间加工利润,绝对量并不大。我们常说,老大老二打架,死的伤的是老三老四,考虑到中美贸易顺差的真实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是日韩,可能最后中美之战收割的对象就是他们。而像福耀玻璃这样的中国本土优秀公司直接去美国建厂,其实也是有利的,因为能够更加贴近美国市场,虽然利润和就业放在了美国,但是国内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收益,富士康在国内上市而去美国建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有助于缩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也是美国最为关切的领域,因为这是事关美国竞争优势的根本,他是不会和你谈判的,而我们也不得不真正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我们自己也有了像华为格力这样的研发型大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对我们同样有利,今后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必然出台。
可以这么说,让国内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公司们尽快走出去,到美国本土投资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在核心高科技领域依靠自力更生的研发创新,将是我们应对中美“贸易战”的两大方式。中国的韬光养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站到国际舞台灯光下与欧美发达国家一争高下将是未来几十年的主旋律,我也相信中国在这方面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9777487714608/permalink/595612620797760/
JayC
so far, this article is the only pro trump . good job
2018-03-25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