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街道商业,现在其实都不怎么样,中国的街道商业苟延残喘;美国的零售业,也是关店潮此起彼伏,有些甚至还是著名连锁品牌,如Sears、Macys等都是如此。
不过,这个世界总有例外,韩国的街道商业就在世界上一枝独秀,在全球零售业关店潮中成为旗帜般的存在。
根据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篇报道,截至2023年底,韩国这个拥有5200万人口的国家,已经拥有了5万5200多家便利店,平均每950人一家,达到全球之最。
韩国便利商店
尤其在韩国首都首尔,经常可以看到,在同一条街道上分布着多家竞争性门店,全天24小时营业,而且店内可提供的服务内容繁多,从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里,顾客可以为手机充电、支付水电费、提取现金、在线下单和接收货物。有些面积较大的店面还提供电动滑板车充电、兑换外币和发送国际邮件。事实上,这些便利店在韩国已经成为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便利店总是提供种类繁多的快餐饮食,再加上店内提供座位、微波炉和热水机,所以这里总是成为办公室职员享用午餐、派对狂欢者需要深夜提神,或是学生在艰苦的补习班课程前补充能量的首选地点。
韩国便利店达到全球之最。
城市公共空间
首先,便利店是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是繁忙的城市生活里一个可以让人放松和休憩的场所。现在很多城市一提到公共空间,往往想到的是广场和公园之类的开放型空间,却相对地忽视了消费型公共空间。
与开放型公共空间不同,消费型公共空间由于用地更加紧凑,相应地也更能够凝聚人群之间的经济和社会互动交流,更加有利于提振城市活力。
生活文化载体
其次,类似便利店这样的消费型公共空间,往往还是城市生活文化的沉淀载体。当市民汇入这样的空间,就会共同激发出一种化学反应。市民们并不仅仅是在这里简单地消费和享受服务,同样也是在体验这座城市的共同文化记忆,这种文化有可能是传统的或现代性的某种文化传承,也有可能是城市集体潜意识的一种生活共鸣。
实际上,便利店和一些街边店铺,这些街道商业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型公共空间,他们接近人流,又处于社区和街道的边缘,兼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开放性,特别适合形成人流的集聚与城市文化的沉淀。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咖啡馆、茶馆、酒吧、小餐馆、书店,同样构成了城市历史和社区生活记忆的一部分,构筑着一个个充满人情味和活力的社区单元,这一切形成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色。
城市文化与哲学
安邦智库(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先生认为,街道商业是城市文化精华的凝聚。街道商业的繁荣,需要依靠城市文化的沉淀,也需要依靠城市管理者对其精心地保护和培育。
陈功先生在数年前就强调过,对于城市来说,城市哲学非常重要,因为唯有认识层次提高了,规划层次和建设层次才能提升,城市才会变得独一无二,具有城市特色。
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在城市更新时不宜轻易搞大拆大建,在引入外来经济产业的时候也要严防是否抬高了原有社区的生活成本,冲击了原有的城市社会文化结构。
当城市街道商业凝聚了城市文化之后,才会拥有茁壮的生命力,才可以支撑起整座城市的韧性,赢得城市居民的信任和依赖。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newsletter@anbound.com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街道商业创造城市特色安邦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