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认为,数据是死的,分析是活的,因此,一干数字的诠释,报喜或报忧,完全看人们如何去诠释它。
自从首相推行经济转型计划,每年都有举办汇报会来报导进展,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2020年达到先进国,国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5000美元。
根据2014年的成就,官老爷就很自豪的宣布人均收入从2009年的7059美元增加到1万426美元,以这样的进展,2020年1万5000美元的目标是指日可待。
如果我们以1美元兑换3.50令吉来计算,那么1万426美元约等于3万6491令吉,而1万5000美元约等于5万2500令吉。
我读到这个好消息,虽然自己的收入这几年没什么增加,觉得惭愧,却也对国家的成就感到欣慰。
但是,身为国民,养成了不能对国家讯息单方面照单全收的习惯,我好歹也得四处搜寻一下资料,验证一下消息的真伪。
升斗小民的我,要找国家的资料来比较可不容易,幸亏最近公积金局因延长提款年龄之事引起我们的注意力,其中它忧心忡忡,一直担心会员退休后迅速用完手头储蓄,其总执行长谈到的统计数据,倒是让我们从中看到国情的另一面。
75%国民收入不达标
根据公积金局总执行长所言,其1400万会员当中,有超过75%收入少于2万4000令吉(每月2000令吉);15%国民收入介于每月2000至5000令吉,其余则超过5000令吉。
这即是说,有75%的劳力阶级国民收入不达标。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初步调查,我国家庭平均收入约是每月5919令吉(注:每个家庭约有4位成员);再参阅2013年世界银行对我国的人民平均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记录是约7000美元;看来,首相今次的宣布,和这些统计数字的落差相当大。
我们人口约是3000万人,从首相宣布的人均收入,我们推测到人民生产力约是1.1兆令吉。
如果我们从公积金局透露的数字,足见约1000万的劳动人力,收入少于2万4000令吉,他们贡献了约2400亿令吉,那么,剩下的7600亿令吉,由其余的国民贡献。
这1000万的人口,占了我国大部分的劳力市场,剩下的比率相对减少,因此高收入群的实际收入,应该比这些人高很多倍,才能达到人均收入3万6000令吉的标准。
因此,我们可要知道,所谓高收入国,是通过提升高收入的巴仙率,导致贫富悬殊的鸿沟更巨大而造成,还是通过把全民收入提高到另一层次造成?
如果政府一贯的在引用有利于己的分析来诠释数据,包括公积金局也是如此,喜忧的背后各有所图,那么我们实在无法很客观的全盘接受报喜或报忧的数字。
contemplator
SIMPLY CAN SAYS THAT EVERY WORDS TOLD MY OUR PM OR GOV SHOULD BE FILTERED 100%
2015-05-06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