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初我決定退出基金投資,並不是因為受到金融風暴傷害,也不是急需用錢。當時想了很多、看了很多書、找了很多資料,也和老大還有幾位理專討論過,最後我決定全面退出,主要原因是基金後面所隱藏的黑暗面。
上一篇簡單介紹了基本的基金資料,這一篇就是要來討論基金的黑暗面。不過在點出這些黑暗面之前,我想要聲明一件事:我針對的不是全部的基金,也不是強調基金是黑的,這裡主要是針對主動式的基金的評論。
首先來看的是管理費 - Management Expense Ratio (MER)。顧名思義MER就是基金公司管理這支基金所需要的費用,其中大至上可分為兩種費用:管理費(Management Fee) & 行政費用(Operating Expense)。
說到管理費你會想到什麼?很多人大概會說是基金經理人的薪水,可是只是管理費其中一部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還有一個費用叫做基金銷售佣金(Trailer Fee),這是基金公司付給理專或其他銷售該基金公司的錢,算是謝謝他們推售基金。不要以為少少的幾%沒什麼,以一個規模是千萬(美金)基金來算,1%管理費就是10萬(美金),更別說現在隨便一個基金的規模都可以破億。
行政費用所包含的有人事費、交易費、稅金、客服費用、印製報表和其他文書所需要的費用...等。這個費用不像管理費是每年固定的,所以總體的MER每年都有可能改變。
每一支基金的MER都不同,即使同一類型的基金也會因基金公司不同而有不一樣的MER。投資人是無法躲掉MER這個費用,只要你買基金,MER就會跟著你 直到你賣出為止。一般來說MER不會變動太大,所以高MER的基金幾乎不可能調低MER,絕對不會有基金公司哪天佛心來的降低MER。
主動式基金的管理費比被動式要高,而且是高很多。 主動式基金的MER通常是在2%-2.5%,但有很多甚至高達3%以上!!(如:加拿大BMF公司旗下的貴重金屬基金)。反觀被動式、指數型基金的MER 卻低於1.5%,很多還低於有0.5%。如:美國Vanguard基金系列。也就是說主動式基金的MER是指數型的雙倍或是更高。
-------------------------------------------------------
那MER對基金的影響是什麼?
這邊就用最簡單的算式呈現MER的影響
假設當年的投資報酬率為10%
MER: 2.5%
你的基金報酬率 = 10% - 2.5% = 7.5%
原本實際10%的報酬被MER吃掉了2.5%,這還只是MER,還沒有包括所得稅和手續費喔!
如果報酬率是負的話又是如何?是不是不會扣MER?如果你是這樣想,那你真的是好傻好天真~
假設當年的投資報酬率為-10%
MER: 2.5%
你的基金報酬率 = -10% - 2.5% = -12.5%
-------------------------------------------------------
所以不管這支基金的績效是好是壞投資人都得付MER,基金公司、經理人、理專則是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有錢拿。股市在漲的時候投資人拿不到實際報酬,在跌的時候卻會賠的比基金的實際損失還多。請問身為一個投資人你願意接受這種投資條件嗎?
上面已經有提到MER是不包括所謂的手續費(Commission),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將手續費加入考量,基金的報酬會更低。而基金的手續費也有分類,最常見的大概分成兩種:前收型(Front-End Load)和後收型(Back-End Load / Deferred Sales Charge)。之後還出現了第三種叫做Level-Load / Low Load,因為是介於前面兩者之間,所以我叫它不前不後型。
前收型就是在買進的時候扣手續費,手續費的高低通常是由銷售的銀行或是理專決定,大多都是在1%左右,不過當然也有2-3%的超高手續費。
前收型的基金沒有最低投資期限,也就是說投資人可以隨時賣出,在賣出時不會再被收手續費。但不要認為你放一萬進去就是買到一萬元同等的基金,沒這回事!請看下面的算法:
投資金額:10,000
手續費:3%
實際購買基金的金額 = 10,000 - (10,000 x 3%) = 9,700
後收型手續費不是在買進時收,而是在賣出時收。這類型的手續費比較特殊,它是有期限的收費,費率是逐年遞減。一般來說這類的基金投資底線是4-6年,如果 在這年限前贖回就必須要付手續費,越早贖回就繳越多。比如說第一年就贖回的話會被扣5%,第二年就變成4%,之後每年遞減到最後一年就是0%。期限過後贖 回當然就不會再被扣啦!在期限中間每年可免費贖回10%的部位,超過的話就依當年的手續費扣繳。這一類型的會比較適合長期投資的投資人。手續費計算方式如 下:
投資金額: 10,000
手續費: 3%
贖回時的金額: 11,300
實際拿到的金額 = 11,300 - (10,000 x 3%) = 11,000 (你以為你賺了13%,其實只有賺10%)
不前不後型的基金跟後收型的類似,只是期限比較短,一般來說手續的期限是2-3年。這只是為了滿足不想被後收型綁約綁4-6年所延伸出來的產物,其手續計算方式跟後收型一樣。
台灣的基金分類跟國外不同,台灣並沒有用F、DSC或是LL來區分手續費,而是用A、B、C。A是前收,B是後收,C是不前不後。到這邊是不是費用就說完了?這樣想你就又錯了...!那還有什麼其他費用哩?還有另外兩種常見的費用;信託保管費(Custodian Fee)和提前贖回費(Early Redemption/Short Term Trading Fee)。
信託保管費並非由基金公司收取,而是由銀行或是投資機構收取。通常在第二年開始就會向投資人收取這個費用,費用大約是在0.2%。贖回費並不是說贖回就要 繳交,這個應該算是一種罰款。其目的是防止投資人把基金當作是股票用來炒短線。因為每一次的買進賣出都會增加交易費,所以基金公司是非常不喜歡投資人拿基 金來炒短線。因此通常每家基金公司都會有規定60-90天內禁止贖回,在這期間內贖回最高可能會被罰2%。這主要是針對前收式的基金,因為後收型的提前贖 回的手續費比這個2%要高太多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費用,不過這部分會因每家投資機構而不同。在這邊就先跳過這些跟基金本身比較無關的費用。現在我們用前收型的基金 + MER + 各種費用來做一個試算吧~
投資金額:10,000
手續費:3%
實際報酬率;10%
MER: 2%
投資時間:1年 (為了方便計算)
實際購買基金的金額 = 10,000 - (10,000 x 3%) = 9,700
實際基金報酬率 = 10% - 2% = 8%
投資一年後基金成長為:9,700 x 1.08 = 10,476
一年後的報酬率 = (10,276 - 10,000) ÷ 10,000 = 4.76%
也就是說原本是10%的成長再扣完基金的費用後投資人拿到的只有4.76%,其他的當然就是被基金公司、經理人、投資機構、理專...等消化掉。雖然這是最簡單的算法,也是假設只投資一年的短期投資,所以多少會跟詳細計算後的有點差異,但這樣應該也讓你對於基金的黑暗面有所了解一點了吧?
--------------------------------------------------------------------------------------------------------------------------------------
上一篇提到基金費用的黑暗面,這一篇主要是要談談績效的部分。這一篇仍舊是以主動式管理的基金為主角。
在進入績效主題前我想再次強調一件事,那就是世界上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就算是再有經驗的金融人員也無法知道未來股市走勢。不過主動式管理的基金經理人大 多都是以擊敗大盤為目標,所以他們特別在意績效。當然,要是成功的創造出打贏大盤的績效,那支基金將會吸引更多的投資人投資,經理人拿到的管理費當然也會 增加,因此經理人當然想衝績效。
在做出績效前經理人必須要先選擇投資標的,通常一個基金隨便就擁有超過50支不同的股票或債券。然而這些投資標的都是由經理人決定,投資人是沒有任何權力 決定基金的持股。因此投資人雖然有選擇基金的權力,但當你投資後就如同將你的錢交在他人手中,投資人只能決定買進或賣出基金,但無法改變基金的持股。投資 人就算知道某幾家公司有問題,但他們也不能把這幾個爛蘋果從持股中踢掉。由於經理人有絕對的權力來決定基金的投資標的,這裡面就可能帶有一些偏見的成份。
所謂的偏見是指經理人可能會因各種不同的因素而做不同的投資決定。好比說一支金融基金,經理人可能比較喜歡A銀行,因此基金就買了比較多的A銀行股票,即 使A銀行的表現可能遠遜於其他銀行也不會減少其持股。因此每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內容都不一樣,就算同樣是金融基金,A基金最大持股可能是花旗,但B基金最 大持股可能是美國銀行。如果前幾大持股的公司股票都表現的比大盤差,那這支基金的績效就很難比大盤好。
上面提到說沒有人可以預知市場的走向,經理人當然也不例外。可是我們不是常常聽到XX基金的報酬率是XX%嗎?為什麼還是會聽到XX基金打敗市場績效?要 打敗大盤是有可能的,但要每年都擊敗大盤那就非常困難。想一想,你有看過哪一支基金在過去每一年都排在第一?或是每一年都打敗大盤?至少從我踏入這個領域 以來我沒見過。
其實光是打敗大盤這個主題就已經爭議多時。市場上一堆人都抱著可以打敗大盤的心態,專家和經理人認為自己可以打敗大盤,投資人也願意相信真的有人可以一年 又一年的打敗大盤。我絕對相信在短期要打敗大盤是可能的,但是長期的話又是怎麼樣哩?很簡單,把過去的資料拉出來看就可以了~
從1990~1999年這10年,股票基金的平均報酬率為23.6%。也就是說,1990年你投資$10,000,10年後會變成$83,194。
同樣的10年間,S&P500指數成長了28%。也就是說1990的$10,000在10年後變成了$118,074
以2008年為標準的話,過去20年的基金平均大約是4.50%,S&P500的平均大約是11%。過去10年的基金平均大約是5.6%,S&P500則是5.9%。
即使在短期主動式基金有可能打敗市場大盤,但長期下來基本上還是市場勝出。即使一支基金去年的表現再好,那一樣不保證明年它也可以有一樣的表現。看看那些 中國基金,2006、2007年每個都說超過20%,但現在哪一個沒被打成趴趴熊的?在當時20%投資人覺得好多,但中國股市成長了可不止20%呀!也就 是說,即使績效已經讓投資人爽翻天,但實際上還是沒有打敗大盤。
上面的結論是什麼?就是長期下來主動式管理的基金無法打敗大盤,而且可能還會差大盤一大截。
被動式基金也無法打敗大盤,畢竟它是追蹤指數,自然不太可能超越指數。但是被動式的基金績效會比主動式基金更接近大盤的表現。長期下來被動式管理的指數基金的表現會比主動式管理的基金要好。
我不是說主動式基金不值得投資,在市場景氣好的情況下主動式基金也是能為投資人帶來好的報酬。我想要表達的只是投資人所得到的報酬離市場指數的報酬有一段距離。投資人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如被動式基金、指數基金,這些都可為投資人帶來接近市場大盤的績效。
除了比較特殊的標的外(黃金、資源類),想長期投資的話還是考慮一下指數基金吧~當然,如果你覺得只要有賺就好,或者只是想針對特定投資標的投資套利又不想麻煩,那主動式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
不過下面要說的是基金公司少為人知的黑暗作法,種種在在影響投資人的權益,不可不察。
一、募集的大戶折讓:
為求順利募集核準的額度規模,增加基金的穩定度。部份基金招募時會洽特定大戶(個人法人均有)大額認購,除了手續費的減免 外,還會給了不定額度的折讓退佣。舉例來說,私下言明,大戶持有多少額度多久時間,就給了5%的退佣,這些5%的金額就是從該基金資產中,分成一整年,一 小點一小點提撥出來,一天少個0.0001369%,諒你也察覺不出來。
二、為上市上櫃公司護盤:
某基金公司或者研究團隊經理人,與上市櫃公司或者投資老師或其它個人掛鉤,特定買進某檔股票,為其護航、拉抬。若買的是會漲好股票也就算了,最怕是買了炒作股,為人作嫁,基金幫忙鎖單即是萬般拉抬皆為出貨。
三、經理人炒股內線交易:
依法經理人及親屬不得買賣股票,但找人頭,開人頭戶大有人在。先用人頭戶買了某檔股票,再利用職權拿基金的錢來拉抬該股票,經理人利用人頭大賺股價。股票跌了,不顧專業硬是加碼買進,不是看好後勢,而是為己解套。
四、盤後交易賺價差:
我們知道金融市場全球連動的關連性,也知道不同國家市場存在開盤交易的時間差。基金每日僅有一個淨值價格,交易時間過後不 得交易。但偏偏有人特愛進行盤後交易,台股今日下午停止交易後,晚上美股大漲,台股利多明天預期看漲,盤後交易讓人在交易停止後還能以前日的淨值買入,規 避風險賺取價差。
除此之外,台股基金尚有一些令人詬病的地方:
一、持股周轉率高:
一般基金平均年周轉率在200%左右,國外基金甚至有持股鎖死的現象,持股前五大比例一整年都沒動過。而據先前統計台股基 金周轉率高於200%者比比皆是,甚至有達到1000%,意味著一年內持股整個換了十次,非但看不出研究功力,更賠上了股票交易的成本,成本這部份投資人 承擔。而證券公司會給交易量大的基金公司退佣 ,這部份通常是基金公司自己吃走,也就是說周轉愈多,基金公司愈賺。
二、經理人流動率過高:
據先前資料,台灣基金經理人的流動頻率為1.6個月換一家投信基金。部份是績效差被換掉,部份是績效好被挖角,總之投資人 先前依照經理人投資績效選擇基金全是白費功夫,過往的績效絕不代表未來的報酬,募集時的經理人也不代表就是以後的經理人,主因是經理人甚至研究團隊,根本 被挖角走了,名牌經理人的績效非但是用來參考,簡直無可考,所以經驗與過往績效不能保証你的投資利益。
三、押寶單一股票:
台股基金常會看到某幾檔基金突然這段時間績效超好,其持股內容均大量持有特定幾檔飆股。部份基金經理人為求短時間就能提高 自身身價,鎖定幾檔股票狂買特買,只為維持該股票價格不斷向上,使其操作的基金同樣水漲船高,而忽略了該股票的本質及風險控管,反正是投資大眾的錢,又不 是自己的錢嘛!!到頭來行情反轉,該股票殺的更凶。這也是我們常看到前半年暴衝的基金,後半年卻暴跌的原因。苦的只剩貪其短期好績效的投資人。
四、基金壽命短:
依台灣規定規模兩億元以下的國內基金必須清算退場,針對規模過小的基金,有些投信會直接清算退款給投資人,有些會召開投資人大會合併至同公司同類型的基金中。以2008年以來超過百檔國內基金被清算或合併。 通常規模變小遭清算的基金會有一共同特色,即是操作績效其爛無比,受投資人大量認賠贖回,清算的下場都是賠錢收場,無法逢低攤平,也無法等待反彈,完全不 能起死回生,只能怨恨所托非人。更誇張的是合併前後投資標的迥異,比如當初買的是xx科技基金,合併給xx醫療生化基金,牛頭對不上馬尾。
雖然國外基金不見得能杜絕上述弊病,但規模大的國外公司會有較健全的制度,政府會有非常嚴厲的法規防止內線交易。也完整的 研究團隊,不因經理人的更異而使投資失策,更因國外基金規模大過許多,清算機率遠低於國內基金,儘管手續費高一點,也受投資人青睞。總之不管投資國內外基 金,還是得小心選擇,千萬別和自己的錢過不去。
---------------------------------------------------------------------------------------------------------
投資人身處的資訊環境其實是個分裂的世界。一邊是金融業界人士,另一邊是財金學界人士。兩邊都是一個龐雜的世界。有許許多 多的證券商、資產管理公司、銀行在金融業界這邊,學界也有成千上萬的研究人員。但在投資人的眼裡,這是不對稱的兩個世界,投資人常常會聽到來自金融業界的 理財建議,但你會常聽到財經教授的理財建議嗎?
為什麼你聽不到學界的建議。理由顯而易見。學界不賺投資人的錢,又沒有廣告預算,他為什麼要主動廣為宣傳呢? 而且,學界的看法對業界是有殺傷力的。業界寧願用他自己的一套說詞來”教育”投資大眾,用它從投資人身上賺來的廣告預算來推廣對它的營收有益的投資”觀 念”,讓投資人一開始投資就先接觸到這些資訊,以為這就是理財的觀念,理財的方向。但終究還是有些投資人,在自行深入挖掘後,發現了學界與業界完全不同的 投資觀。
看個例子好了。你的理財專員在看什麼參考資料? 和你一樣看鉅亨網、FundDJ、智富雜誌還有巴菲特傳嗎?想 一下,這個社會上的其它”專業”人士,他們的知識來源是什麼? 醫生看什麼書來增進他的專業知識? 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外科醫學期刊? 還是康健雜誌、生活醫藥小百科? 假如你的醫生說他都看康健雜誌、醫藥小百科來增進他的知識,你敢不敢給他看? 但我相信,有很多投資人”勇於”接受看FundDJ的理財專員的理財建議。我是覺得,健康而缺錢、或是有錢卻不健康,都不是很有趣的狀況。
金融界有很嚴謹的一套學問,一套一般投資人除非自行深入挖掘,不然不易接觸到的看法。學界就是學界,你說它古板、嚴苛,它就是這樣,這就是學界之所以為學 界的理由。就像醫師為什麼可以開這顆藥給病人,因為在這顆藥的研發過程中,它被證明比安慰劑更有效。怎麼証明藥比安慰劑有效,是個嚴謹的麻煩過程,要先觀 查、收集資料再用統計方法分析。人命關天,認真的作事方法就是這樣。但你怎樣對待你的錢呢?
太多人從事沒被証明有效的投資方式,就像一個一直開安慰劑給病人的醫師,而且,安慰劑還要錢。
早在1900年,法國學者Louis Bachelier就提出,證券的過去價格無法預測未來走勢的論述,這100多年來,學界早已經有成篇累牘的論文,對這一點詳加說明闡述,不過,一般投資人無所知悉,
所以在21世紀,你還在書店裡看到如何用過去資訊預測未來股價的相關書籍。不過至少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已經看不到放血治病的書了。投資界的黑暗秘密(Dark secret)是什麼? 基金經理人無法打敗市場。拜託,這在學界早已是公開的事實。
CAPM理論創始者,1990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William Sharpe說”Most of my investments are in equity index funds. Why pay people to gamble with your money?”這實在太貼切了。投資主動操作基金就像拿錢給別人當賭博的資本,你還要付他錢!太多投資人研究比較主動操作基金的Sharpe ratio,卻不知道Sharpe先生本人覺得買主動型基金的看法。這不是很諷刺的一件事嗎?
為什麼金融界是個分裂的世界?一個學界和業界看法迥異的世界。我們可以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是醫師,你為什麼要開這顆藥給病人? 因為你知道,學術界証明這顆藥是有療效的。你知道病人吃了會好,病人也會感謝你,因為你看好他的病。藥廠也希望它的藥療效卓著,這樣才能財源廣進。在這個 例子中,醫生、病人、藥廠,三方利益一致,他們就是要把病治好,所以你將看到,符合共同利益的選擇,有療效的藥,被採用了。
回頭看金融界。投資人想賺錢,於是去銀行,證券商買基金買股票,理財專員和營業員也常推薦一些基金和股票。基金公司則是推出基金讓投資人挑選。在這個例子中,投資人、中介商(包括銀行和證券商)、和基金公司,這三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嗎? 很抱歉,絕不一致。
投資人想要賺錢,中介商要賺錢,基金公司也要賺錢。
投資人賺的錢,是從市場獲得的,而中介商和基金公司賺的錢,是從投資人身上獲得的。也就是說,投資人辛辛苦苦,冒著風險從市場拿回來的一份報酬,中介商、基金公司,因為他們規定手續費要多少、經理費要多少,所以,一定有他們的一份。請注意”一定”這兩個字,也就是說,投資人買的投資標的不論是賺是賠,中介商和基金公司照樣賺他們的一份。”一定”的意思,就是沒有風險,投資人賠錢了,手續費和經理費還是要付。投資人賺多少,不會是中介商和基金公司的首要考量,銀行、證券商、基金公司,它們自己的公司賺多少,業績有沒有達成、年終可以發幾個月,這才是他們心中的首要考量。
節錄一段我在基智網看到投資朋友的對談(若不希望引用,煩請告知,並見諒)
我知道元大京華 一個月要一億
其他家的大概是5000萬~6000萬
因為我是聽說的所以不是很準
那想請問一下有在業界上班的朋友
你們一個月要達成的是多少呢
他們談的是證券商營業員每個月的業績目標。一個月五六千萬的交易量,你要叫營業員如何達成。假設有個客戶,每個月都拿六萬出來買股票,你需要一萬名這種客 戶,才能達到業績。假如有個客戶,每個月都將他200萬的持股,全部賣出再買一批新的,一進一出就有400萬的交易量,你只要有15個這種客戶,一個月就 有6000萬的交易量。營業員,怎能不鼓勵客戶多多進出呢?
銀行理專一樣有業績要求,一個月要有多少萬的基金手續費收入。假如投資人都買了長放,這樣怎能達到業績呢?所以,理專常會研究市場,希望”幫助”投資人適時進出市場。
基金公司也想賺錢。
不要搞錯,是賺它自己的錢,不是幫投資人賺錢。經營主動操作基金可以收1.25%的經理費,經營被動指數型基金可以收 0.25%的經理費。一樣管理一億的資產,主動基金可以有125萬的收入,指數基金只有25萬,假如你是基金公司總裁,你會喜歡那一個?當然要推廣主動型 基金。所以,他們推出一支又一支的主動基金,來讓市場淘汰,被市場打敗。少數幾支基金運氣好,績效勝過大盤的,便大打廣告,替經理人做專訪、出書,讓投資人以為他買到的主動型基金就是下一支麥哲倫。(很像某某公司的做风)
問題是,常進常出從來就沒被證明可以帶來更高的報酬、適時進出市場只是夢中仙境、主動型基金難以打敗市場。這些金融學界早已知道的事實,為什麼金融業界完 全在作相反的事。答案就是利益衝突。常進常出,號稱可以適時進出、號稱可以打敗市場,這些才能替金融業界帶來廣大的收入。假如想賺錢是一種病,基金和股票 都是治病的藥。理專建議你的基金,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到底是治療投資人想賺錢的病,還是治療基金公司和理專想賺錢的病呢?
------------------------------------------------------------------------------------------------------------------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1, 2025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1, 2025
Created by Tan KW | Jan 11, 2025
tiewyong
i aggre
2012-05-30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