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寫了很多, 但似乎還是有不少人糾結於那5%投資收益. 過度計算反而模糊了原文的本意.
我跟老公因為以前的工作, 非常熱愛excel表格, 我們都認為千言萬語不如一張簡單易懂的圖表.
在這裡做了個簡單易懂的表格, 讓大家看看, 為什麼存款比例的高低對於提早財務自由的影響, 遠大於投資收益率的高低.
表中可以看出來, 如果你只存下10%的收入, 投資收益3%跟10%的差異幾乎是30年.
但如果存款率為60%, 投資收益3%跟10%的差異只有3年左右.
重點就是如果你提高存款率至60%, 不論投資收益率的高低, 你都可以在10-13年左右達到"財務自由."
也就是你能節省開支多存款的能力, 對財務自由的影響, 遠遠大於投資收益率.
存款率越低, 就代表花費高. 存10% 的人就表示他花了90%. 存60%的人只花了40%. 每個人都有物慾, 都想享受當下更好的物質生活.大家是否要多思考, 這些花費是否值得我們付出50年的人生?
布萊德比特主演的Fight Club裡有一句話我們很喜歡: "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很多人為了不過多印上一隻麋鹿(A&F)的衣服, 寧願花10小時坐在辨公室陪伴同事. 世界這麼大, 買了車子, 但它真的有帶我們去更遠的地方嗎? 還是把我們困在辨公室裡付車貸. 辛苦買了房子成了家, 在家中添滿能讓生活品質更好的東西. 一生最寶貴的20-30年裡, 為了付高額房貸,大部份的時間裡, 這個房子都缺少了讓房子成為"家"最主要的原因--"你和家人共同相處在這的時光".
至於如何去達成這個目標, 就要看個人的努力. 我跟J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認真審視自我的花費. 減少物慾, 習慣於簡單的生活.
如果覺得收入不夠高, 就去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 很少人是能一出社會就坐領高薪. 一切都是付出多少努力就得到多少收穫, 這麼簡單而已.
我跟J想傳達的想法很簡單. 我們自已奉行的方法也不過如此. 有人追求及時行樂, 我們追求的是達成財務自由後的延遲享樂. 達到財務自由後並不代表你就要退休, 只是賦予你更自由選擇的人生.
"如何節約"是一個被小看了的能力. 跟前幾代的台灣人比起來, 社會價值觀變化的很大. 現在社會上充斥的都是鼓勵消費的新聞及文章. 奢侈品好像變成了必需品. 大家都想吃好穿好用好. 從前人的節約生活已經是被淘汰的老古板思考, 你想節約還可能會被笑小氣.
分享一個在Ted看到很好的影片: Richard St. John 談成功的 8 個祕訣.
我們在追求成功時總會遇上一堆"屎 Crap": Criticism (批評); Rejection (拒絕); Assholes (爛人); Pressure (壓力).大家一起努力不要被這些屎阻擋了追求成功的路; 也要自省不要一不小心, 成為別人追求進步路上的一坨屎.
"People who say it cannot be done should not interrupt those who are doing it." - quoted from George Bernard Shaw (簡單的意思: 那些總是把不可能掛在口中的人, 請不要去妨礙給有心去做且正在做的人. )
Source: http://www.ted.com/talks/richard_st_john_s_8_secrets_of_success.html"
http://winni328.pixnet.net/blog/post/102403519
khkong5197
世界這麼大, 買了車子, 但它真的有帶我們去更遠的地方嗎? 還是把我們困在辨公室裡付車貸。
这句赞!!
2013-12-21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