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Articles to Share

[转帖] 与 invest_klse 兄一些关于种植业的讨论 [白天去上学,夜晚建管道 by 夜孩子]

Tan KW
Publish date: Fri, 15 Aug 2014, 09:58 AM
Tan KW
0 503,001
Good.

 

Thursday, 14 August 2014 

 
作者: invest_klse
日期: 24/07/2010 23:40

感谢你愿意花时间在 TSH 上。

年报里我也找不到数据。

不过,midf 的研究报告里有个 graph。
(TSH 贴的 13# 有它的 link,我转贴过来一下:hhttp://www.midf.com.my/project/midf/media/2010/03/29/092359-517.pdf

根据该报告,29t/ha 应该只是指在 sabah 的园丘表现。(TSH 在沙巴种植油棕蛮多年了,园丘应该以 prime mature 居多。)
如果计算 TSH 所有园丘(sabah + indonesia)的平均产量,应该是 22t/ha 左右。

我们都知道,棕油比起其它的油类,目前的一个优势是价格便宜。可以下这篇研究,预测说棕油的 production cost 与其它油类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并在 2025 年之前完全丧失其其价格优势。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如何。。。

文字版
power-point 版

------------------------------------------------
作者: 夜孩子
日期: 25/07/2010 15:33

不用谢,小菜一碟而已。

如果平均是 22 ton /ha 的话,那应该相当合理。如此一来,Operating Profit / ton of FFB 应该会介于 RM300-400。这么说来,产量和盈利的性质,它是和 IOICORP,KLK,UTD 同级。至于基本面与管理层素质的问题,就交给持有 TSH 的论坛兄弟去分析了。希望这里这么一点点的额外资料能帮到你们做出更好的决定。

虽然看了 file 里面,James Fry 提到的未来问题,我也的确不懂要给些什么意见。解决的方案,如何促进成长的问题,就交给那些种植公司去烦吧。

可是,我可以帮到大家的,就是建议大家不妨看回冷眼 3月6日的分享:东方不败 - 棕油

当初冷眼写这篇稿时,我觉得很平凡,不觉得有什么新鲜的内容,所以没有留意到一些重点。可是,看了 invest 兄提出的问题后,反而觉得冷眼那篇东方不败,正好可以对症下药。

第一,没错,James Fry 提到过去几十年来,棕油竞争对手们的改良进度比棕油快得多。产量,品种改良,收割的效率,都进步的比棕油快速。可是,为什么棕油在世界市场份额中,依然能 由40年前的 4%,成长到现今的 30% 呢?而且40年前世界人口可能只有10亿人,现在有68亿人。40年前4%的市场只有4千万人,现在的30%是20亿人,40年达50倍的成长,平均复利 10%。如果真的说竞争对手的改良进步的那么快,那为何棕油多年来的市场份额依然能够成长?竞争者的改良,到底能对棕油造成多大威胁?

第二,我个人相信,改良和产量提升,总会有个极限的。换句话说,即使它过去的改良进度神速,也不代表它在未来20年都能无限的提高产量。也或许从科技角度 来看,棕油已经到达极限,而竞争对手还未到达极限而已。可是,我相信它们迟早也是会到达它们的极限的,进入瓶颈阶段。比方说,棕油本来就已经对害虫有很强 的抵抗力,而竞争对手却因害虫而影响产量,所以改良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靠品种改良,提高抵抗力来增加产量,最终还是会面对极限。就好像我们总不 可能改良到一粒橙能挤3杯果汁吧?

第三,棕油其实除了产量和抵抗力,相信生产时期也是一个竞争对手无法取代的优势。至少我不认为大豆、油菜、向日葵、花生等植物会因改良而能有25年命那么长。

第四,气候对产量的影响,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一方面,棕油面临气候挑战的优势依然略胜一筹。

第五,虽然土地短缺是个挑战,可是相信对方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而且以每 ha 的产量来看,土地方面依然是棕油占上风。

第六,没错,棕油收割无法机械化,是个挑战。原因是棕油树是无法像大豆或向日葵那样用辆机车在土地上 hoot 来 hoot 去,把所有的植物打下来,好像用机车收割稻米那样。可是我们也不应该从单方面来看。收割效率的确是个挑战,可是棕油胜在它不用 replantation (短期)。机械化收割法的确很有效率,但这意味着收割后植物就死了,或被打掉了,所以 replantation 除了会耗费成本,也会花上时间。这里应该会把效率的优势抵消。所以我觉得这一点两者算是扯平。不过,日后如果说某人发明了一架可以安装在棕油树上的收割 机,果实成熟后就可以按个 remote 把果实给打下来的发明,也不是不可能的。 (纯属个人想象力)

第七,环保因素的挑战,主要都只是 Carbon Emission 的因素。相信是个可以解决及改良的问题。如果没错的话,欧洲的要求好像是 Carbon Emission 在 16% 以下。而据我所知,IOICORP 在这一方面下的努力很大,比同业更加接近目标的 Carbon Emission。如果能够符合要求,日后要打进欧洲市场,就不是问题。

------------------------------------------------
作者: invest_klse
日期: 25/07/2010 17:45

个人看法。

Fry 的文章里提到的这么多论点中,我最在意的就是 Labour Cost 的部分。其它的都还没什么。棕油的耕种、收割无法机械化,意即它的劳动成本只能随工资提高而有增无减。而 labour cost 又占了其生产成本的很大比例。个人觉得,印尼劳工在未来几年的工资可能会不断上升,而对棕油的成本造成很大的影响。

只不过,我对 Fry 那种只用历史数据的简单 extrapolation 来预测未来生产成本的方法,感到有点儿戏。

另外,目前棕油的最大消费国是中国。

不知道大家对这有什么看法?
是优点?
是缺点?
------------------------------------------------
作者: 夜孩子
日期: 25/07/2010 18:47

虽然收割的 labour cost 不得忽视。不过 replantation 省下的开支,我个人觉得可以弥补 labour cost。

至于印尼劳工的工资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到时请不起印尼员工大不了就请别的国家的外劳咯。印尼外劳工资较高已经不是最近或未来的事了。相信几年前开始就已 经发生。所以近期国内的印尼外劳越来越少。可是邻国如菲律宾,缅甸,柬埔寨,或是中东国家的外劳应该还是可以取代印尼员工的。只要能够控制这个因素,收割 的额外 labour cost,应该还是可以从 replantation cost 那里弥补过来。

棕油若要再提高产量,相信会充满挑战。可是要提高利润,不一定只是往这一面发展。相信日后若要大幅度提高利润,可以做的是研发多点棕油渣或老树的用途。这 一方面的优势,相信还是略胜一筹。比方说棕油果的渣可以拿来发电,树木与树根的用途也蛮多,如果没有错的话,目前最新的研究是如何研发棕油树叶的功能。我 觉得这一方面,棕油的发展空间应该会比竞争者多。

还有 James Fry 也有提到说棕油的食油产品在气候寒冷国家派不上用场,因为在低温下,由于棕油的 fat composition 不一样,所以会凝结。个人觉得这也是个借口而已。能够在气候寒冷国家不凝结的棕油食油,单单是 Yee Lee 就能够做到了。其实不管是什么油,到最后主要的 fatty acid 还是 Oleic Acid (Olein) 和 Palmitic Acid。唯一的分别是比方说 Olive Oil 的 Olein 比棕油多较多而已。到最后,不管你吃的是什么油,只要是好的油,里面主要的成分还是这两个较多。

而且要棕油提高 Olein 的成分并不难。我当初在 Yee Lee 进行 Internship 时就见识过,只要经过多一二次的 Dry Fractionation (refinery 的 后半段),就能提炼出 Super Olein,甚至 Super Super Olein。也就是说 Olein 成分较高的棕油食油。在外国卖的棕油,全都是 Super Olein 或以上。不然的话,Wilmar 在美国卖的 Arawana 食油,早就变 Planta 了。

就连我的 USM Supervisor,当年在美国读博士时都知道 Arawana 的品牌,也说明棕油即使是在美国,销量和受欢迎度,都相当好 (虽然没有本地那样一面倒)。加上我也会怀疑 James Fry 是么水,以及他写这篇稿的用意。毕竟外国人都是中伤棕油的多。所以如果你说他的某些论点儿戏,也不出奇。

没有评语。不过凡事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讲废话)。  

http://mymarketnote.blogspot.com/2014/08/investklse-by.html

Discussions
Be the first to like this. Showing 1 of 1 comments

500plus

The discussion may be comprehensive but usel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cussion isnt head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 - are palm oil counters going up or down?

2014-08-17 11:34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