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发表后, 有读者在部落格留言问道, 自己是如何熬过2008-2011年这段为时不短的”股息低潮期”?
刚开始投资那段时期, 看到自己也会同情自己的可怜被动收入时, 每当提到其成效时确实让人无奈, 但自己当时其实也并没有烦恼太多, 除了考虑到年纪尚轻, 四肢健全的自己还输得起, 本身也会在每次动摇时, 看回自己最初为将来订下的财务目标,来提醒自己其实没有偏离目标很多, 以此来振奋自己.
在开始投资之前, 自己有参考过雷门兄的”30年财务大计”, 做出了属于自己的30年财务目标计划, 虽然听起来仿佛是很浩大的工程,其实也是简单用Excel算出来而已, 大概如下的感觉:
岁数 财政年份 年数 储蓄额 累积资产 目标回酬(股息+资本利得12%) 目标资产
26 Aug’08 1 12,000 12,000 1,440 13,440
27 Aug’09 2 12,000 25,440 3,053 28,493
28 Aug’10 3 12,000 40,493 4,859 45,352
……….. (以此类推直到55岁/30年数)
年度储蓄额只是一个范例(每月投入一千元), 实际进行时会随着薪资增长而提升储蓄额, 加快达到目标的速度, 12%回酬也只是个人目标, 实际上可能会更高或更低.
编排的时候, 感觉30年仿佛很漫长, 但这主要是让自己有个导引的方向, 不是一成不变的计划, 本身慢吞吞地走了9年, 也可以在不自觉间来到原本需要20多年才能达到的程度.
没有目标的盲目投资, 盲目储蓄, 犹如驾车却不懂目的地, 是无法为自己带来实在感的, 即使你有在 拼命存钱, 拼命存股, 审视自己的回酬率,审视自己的股息收入, 但如果你不知道前路还有多远, 自己有否根据应有的进度在向前迈进, 不明白当下的你处于什么状况, 缺乏对自己未来的财务大蓝图的计划, 自然就容易感到不安和迷失, 因为你对自己的未来, 毫无可视度可言.
所以,首要的是,在投资前,先搞清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好比进健身房也不是随意的这做一点,那做一些,就期望能够拥有完美的身段, 那里该瘦,那里需要增加肌肉,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才可以对症下药.
回到读者的问题, 前期时股息收入低落, 自己确实会比较依赖人赚钱的能力,把投资方面不足的部分通过储蓄来加以补足, 以达到自己要求的目标资产额,让自己跟上计划维持动力, 到了中后期, 当雪球越滚越大时, 就会发现储蓄已经失去了初期的威力, 毕竟储蓄是”加法”,而投资是”乘法”,
1+2+2+2+……. 的威力长期而言总比不上1x2x2x2x…...
有发现吗? 一开始时”加法”还比较强 (例如:1+2=3但1x2只有2, 或者 1+2+2=5但1x2x2只有4),但这也仅限于一开始的情况, 长期下去,”乘法的效益始终不是加法所能比拟的,所以,学习投资对有意达到财务自主的人是绝对必要的.
不过, 我们也要小心中途遇上0的状况, 就风险而言, 加法遇上0不会让我们有所损失,但乘法只要遇上一次的0,就可以把之前累积的数字也瞬间变0化为乌有, 当然, 这只是不懂得风险管制和胡乱跟风投资的人才可能面对的后果.
简言之, 以本身所订下和见到的未来步伐, 来为当下的自己注入坚持的动力.
财务自主路漫漫长, 中途有动摇, 有迷失,有自我怀疑的时候是很正常的现象, 就如同投资股票, 当一个人徘徊在卖出与否的十字路口时, 自己最常给的建议就是要他们回归初衷 ,问问自己当初买入的理由是什么?而这理由是否已经不复存在?由此来决定去向.
理财之路也能如此, 有所不安时,请回归自己当初设下的计划, 看看自己是否有随着原先订下的道路行走, 有的话, 即使股息收入暂不如你所意,也可放心, 有需要时调整策略即是.
另外, 想谢谢至今仍然会在部落格留言的读者, 自己为了维持写作的时间,已经鲜少会回复部落格里的留言,以前就是因为用来回复留言的时间比写稿长得多, 逐渐对写作失去动力, 改变了方法后, 写作耐力增加了很多,但本身每则留言都会看,偶尔也能像今天一样从中得到一些题材的灵感, 所以对在部落格留言的人还是很感恩的.
2016年已经来到最后的一个月, 是订下来年计划的好时机, 不妨拿出一张纸和笔, 想想一年后的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再从中编排当中的细节.
让未来的蓝图, 来为当下的自己加油.
张天师买股票
好!
财务自主路漫漫长, 中途有动摇, 有迷失,有自我怀疑的时候是很正常的现象, 就如同投资股票, 当一个人徘徊在卖出与否的十字路口时, 自己最常给的建议就是要他们回归初衷 ,问问自己当初买入的理由是什么?而这理由是否已经不复存在?由此来决定去向.
2016-12-01 17:15